李白与诗教
——论李白精神的时代意义
丁稚鸿
【摘 要】该文从对青年学生进行李白文化传授中,归纳出什么是“李白精神”、“李白精神”与“诗教”的关系等等,从而论及“李白精神”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爱国 励志 审美 创新 诗教
李白逝世一千多年了,研究李白的历史同样经历了一千多年。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李白的出生地、李白的家世、李白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李白与儒释道的比较、李白与酒及有关对李白逸闻趣事的考证等等方面。结论是:“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给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如何运用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以“诗教”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为现实生活、为教育下一代服务,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了让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年一代的人文素养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有必要对李白精神和诗教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
关于“李白与诗教”这一论题,上世纪末,也就是笔者刚退休时,被四川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学校聘为李白文化特聘教师时提出的。因为教学的需要,我与该校中学语文组长李冰雷对“李白与诗教”进行了一些探索。当时我给该校编了两本地方教材——《读李白》中学版和小学版,并给中学生讲授了几年李白文化课。为了学生容易接近和掌握李白及其精神,还写了一篇论文,对什么是“李白精神”作了初步总结。该文便是在当时基础上的进一步修改。
那么,什么是“诗教”呢? 传统的“诗教”就是“辅德育人”,就是指“诗歌的教化功能”。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历来就有“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的优秀传统。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祖师爷孔丘十分重视诗歌“温柔敦厚”的教化作用。他曾经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本人不写诗,“述而不作”,他一生没有留下一首诗,却十分重视诗教。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诗教”不一定是要把每个读诗的人都培养成诗人,而是要让人们在读诗的过程中领悟到诗歌中“温柔敦厚”的精神和教化作用,让人们从诗歌的特殊形式——节奏、音韵、旋律中去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真谛和哲理,去了解历史的流变和社会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欣赏者的整体素质的作用。比如,政治家不必是诗人,但“诗”可以让政治家了解历史、提高其管理艺术;设计者不必是诗人,但“诗”可以给设计者插上想象的翅膀;教育家不必是诗人,但“诗”可以帮助教育家加强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孔子“删诗定礼”,其目的就是为了实施其“温柔敦厚”的“诗教”职能。他对学生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以“兴”、“观”、“群”、“怨”四字来概括“诗”的功能,寄托感情,抒发怀抱,团结群众,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这,应该是“诗教”的最高目的。自孔子以降,“诗教”学说代代相因,在人们心目中已属根深蒂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这些充满永恒生命力的诗、词、歌、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充分发挥了“诗教”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滋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严格地说,中国没有宗教,而诗情便是美学的主体,可以诗教代宗教。”江泽民同志在接见中国唐代名篇音乐朗诵会演创人员时指出:“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文学,有利于陶冶性情,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陶冶性情,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这就是指的“诗教”。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主席所说的“中国化”,其实就是“国魂”,所说的“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就是指“诗教”。只有让能代表一个民族的灵魂的中华“国粹”——精典诗词和精典散文扎根于青少年的脑子里,才不至于“数典忘祖”,才不至于在几十年后,中国的青少年连自己姓“洋”还是姓“中”也搞不清楚。
纵观李白的社会经历是非常复杂。他一生经历了六个皇帝,出生于武周政权末期,继而恢复了大唐国号,又经过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李白少年时期就有韦后之乱、太平公主之乱,所以他从小便树立了“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所幸的是,在他青中年时期,却逢“开元盛世”。当时的大唐王朝,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方面,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但到了后期,却出现了“安史之乱”。社会的大转折使李白的诗风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前期的清新飘逸,而转为雄浑悲壮。康怀远先生在《论李白思想》一文中则更系统地做了论述。他说:“李白出蜀后主要是‘飘逸’的,一入长安后主要是豪放的,二入长安后主要是豪放之中见沉郁,及至晚年流放夜郎就完全成为悲壮的了。”
“国家不幸诗人幸”。乱世出英雄,乱世也铸造诗人。历代以来,李白研究专家们对李白的评价可谓极人间赞美之能事。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诗圣杜甫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赞美“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白居易评他“曾有惊天动地文”,李商隐评他“三才万象共端倪”,皮日休评他“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姚合评他为“千古一诗人”,魏裔介评他“万象罗胸中,百代生指顾”,王士祯评他“青莲才笔九州横”。当代一些著名李白研究专家也都做了极高的评价。裴斐称他是“个性最鲜明,最富创造性的诗人” ,李元洛说“李白是诗歌与天才的神圣同盟”,康怀远则说他是“诗性天国里的公认帝王”,陈明说“李白是个天才。他的诗是天才的歌吟,勇者的高唱。那些凄怆绝望,无所作为,哀感顽艳,都是与李白绝缘的。他仿佛来自天外,昂首阔步地踏上诗坛,以他的浩瀚热情和广阔胸怀,高唱一曲昂扬、积极的盛唐之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没有“安史之乱”的冲击,李白的爱国精神就不能充分展现,也无法使他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
那么,在李白诗歌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传授什么呢?因为,专家门的评论,更多的是从李白诗歌的创作方法和风格上着眼,对“李白精神”的具体内涵,历来没有明确地界定。
二
李白的一生,诗酒风流,浪漫飘逸,狂放不羁,敢于藐视权贵,素有“谪仙”、“诗仙”、“酒仙”、“游仙”之美誉,但是真正的“李白精神”是什么呢?当然不会是这“四仙”中之某一“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姑且各取所需吧!从教育青少年一代出发,经过反复研究,笔者将其浓缩为八个字:爱国、励志、审美、创新。以下,则从这八个字体现的四个方面试加剖析。
(一)“一生欲报主”的爱国情怀
李白一生作了大量的诗,杜甫曾称赞他“敏捷诗千首”、“一斗诗百篇”,可是保留下来的不足十分之一,大量的诗作在安史之乱中散佚。正如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所说“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李白去世前,曾将其仅存的作品托付给族叔李阳冰代为编印,《草堂集》便是李阳冰最初编辑的李白诗文集。清代学者王琦经过搜集疏注,重新编著了《李太白全集》,其中诗词仅九百余首。近代以来,经过专家的考证,又发掘出一些李白的诗作,但是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一千零几首,文章六十余篇。就其内容而言,李白和杜甫一样,他们的诗都充满了爱国激情。爱国、爱家、爱人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这一直是中华民族诗歌发展史的主流,也是李白诗歌发展的主流。李白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触及到大唐王朝各个层面的人和事。如达官显贵、庶民百姓、仙道僧侣、老少妇孺,乃至政治、军事、工业、农业、商业、旅游、饮食等各个方面。这些诗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了李白的爱国情怀。如他写的边塞诗:“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还。”(《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其一),“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其一),“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塞下曲》其二),“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塞下曲》其六)等等。这些诗既是写将士们收复失地、报国雪耻的决心和风采,更折射出李白决意报效国家民族的决心。
李白写饮酒的诗不少。如:“豪士无所用,弹剑醉金罍。东风吹山花,安得不尽杯?”(《金陵凤凰台置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李白爱酒,甚至“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赠内》)。但这只是表象,骨子里却是因为“豪士无所用”才“弹剑醉金罍”,甚至“但愿长醉不愿醒”。在这里,我们必须辨识,烈酒化出的是壮志未酬的英雄泪,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别种表达方式,而不是消极厌世的宣泄。总之,这一切都反映了特定的时代因素。
李白还写了不少游仙诗。唐王朝从皇帝到庶民都崇尚道教,但李白崇尚道教不是目的。他的崇尚道教是以退为进,想借此终南捷径步入政治殿堂。他进长安都是得到当时在终南山修道的玉真公主,以及信奉道教的太子宾客贺知章等人的推荐才奏效的。他在山东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颇有代表性的游仙诗,诗人写仙境之美,正是为了反衬人间的不美,正是为了鞭挞权贵们的丑恶嘴脸。他在《怀仙歌》中写道:“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巨鼇莫载三山去,我欲蓬山顶上行。”表现了诗人对尧舜之后的事都不愿过问。真是这样吗?不!这绝不是李白的个性和真实思想,而是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激愤。至于他歌颂劳动人民和壮丽河山的诗,为数更多,更具有代表性。《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宿五松山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寞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还有《越女词》等,都表现了李白对劳动人民的尊敬、热爱和同情。正如一位青年李白研究者所说:“李白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他是将自己置身于劳动人民之中,去讴歌劳动人民,去赞美劳动人民,去发现劳动人民中美的存在。对此,伟大诗人李白做到了,所以他理应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爱戴与敬仰。”(丁颖语)
李白在描写祖国河山之雄奇壮丽方面尤为惊心动魄。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上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其雄浑磅礴之势足以令天地鬼神为之震慑!一篇《蜀道难》,写山川之奇险,托幽怀之深蕴,古今视为绝唱。总之,华夏山川,凡李白足迹之所到,无一不以其独有的个性示现在他的笔下,成为千古以来写景、抒情的范例。这些山水诗正是李白爱国情怀的充分展示。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李白一生写的言志述怀诗为数不少。这些诗,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李白至老不衰的爱国情怀。如“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梁甫吟》),“欲献济世策,此心谁见明?”(《邺中赠王大劝入高风石门山幽居》),“苟无济世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所冀落旄头,功成追鲁连。”(《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一生欲报主,百代期荣亲。其事竟不成,哀哉难重论。”(《赠张相镐二首》其一),“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无人贵俊骨,绿耳空腾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等等。到了上元二年,六十一岁的李白听说太尉李光弼率部出征东南去剿灭台州袁晁的叛军(一说是剿灭“安史之乱”的余党),他还以士卒之身参加东征部队。可惜,他连李光弼的面还未见着,便“半道谢病”,不得不回到在当涂作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家中。李白在这里写了他最后的一篇长诗《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谢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诗中沉重地写道:“拂剑照严霜,雕戈缦胡缨。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半道谢病还,无由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千载下而读之,亦令人黯然神伤!
李白的这种“一生欲报主,百代期荣亲”和“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爱国情怀,就是“李白精神”的突出表现之一。他的“济苍生”、“安社稷”的雄心壮志,既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李白一生的最大抱负,自然也是千载之下进行“诗教”的最好范例。
(二)“大鹏一日同风起”的雄心壮志
李白从小立志好学。一则《铁杵磨针》的故事曾经激励过千秋万世的青少年勤奋学习,勇于进取,立志成才。李白十岁时写的“若飞天上去,定做月边星”(《咏萤火》)就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暗示他有朝一日,要到天子身边去当一颗“拱月之星”。二十四岁离开故乡时,他在《别匡山》一诗中写道:“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他决心要离开大匡山、离开家乡,把自己二十年所学的本领献给开元盛世。李白从小便以大鹏的凌霄壮志来鼓舞自己。在《大鹏赋》中,李白表达了他“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雄心壮志。在《上李邕》一诗中,李白直言不讳地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他之所以敢如此“大言”,之所以敢以大鹏自比,这与他广泛的知识积累、远大的理想追求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没有宏伟超迈的志向,便不具备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便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枕籍,制作不倦,迄今三十春矣。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还说自己“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广泛的知识积累,良好的素质教养,使李白树立了“一生欲报主,百代期荣亲”(《赠张相镐其一》)、“抚剑夜长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赠张相镐其二》)的决心。在李白诗中,这类“励志”的名句不少。如“试涉霸王略,将期冠冕荣”(《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下韦太守良宰》)、“羞作济南生,九十颂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赠何七判官昌浩》)、“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留别王司马嵩》)、“宁羞白发照请水,逢时气壮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梁甫吟》)。在文学上,李白评判了诗三百以来的种种流弊后表示:“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麒麟。”(《古风》其一)从以上所举李白诗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仕途高标上或文学创作上,李白的志向都是宏伟超迈的。借李白诗歌的强大感染力来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激励青少年勤奋学习,培养他们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的确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
(三)包众美于笔端的“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没有“美”,决不能激发起欣赏者的“兴趣”。我在前面提到孔子论“诗教”提出的“兴”、“观”、“群”、“怨”,其中都含有对诗歌美的审视。在审美教育中,首先要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通过诗歌美,去审视和理解生活美,提高学生分美恶、辨是非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热爱美、追求美、歌颂美,从而打好逐步完善自我品格的基础,树立远大目标,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大众服务。
结合李白诗歌来看,美贯穿着李白诗歌的始终。可以说,美是诗歌的灵魂,没有美就没有诗。在李白的全部诗作中,无一不表现出美的存在。美,造就了李白诗歌无人企及的艺术境界。无论是语言风格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飘逸之美、“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雄浑之美、“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的豪放之美,也无论是表现方法上“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想象之美、“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夸张之美、“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的比喻之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兴寄之美,李白的诗都是冠绝古今的。他把阴柔与阳刚、自然与艺术的关系结合得天衣无缝。清人魏裔介评他“万象罗胸中,百代生指顾。是气曰浩然,不只为章句”(《读李太白诗》),正因为李白胸罗万象,浩气横天,所以他的笔下才会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基于这一点,有意识、有重点地引导青少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在李白诗歌那花繁香馥的美的世界中去采集、品赏温润香甜的“蜜”,这对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效果。
(四)“自来鼻上无绳索”的大胆创新精神
“自来鼻上无绳索”,这是李白少年时写的《咏石牛》中的句子。这句诗不仅表现了李白的豪迈个性,更体现了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创新是教育的灵魂”,也是诗歌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教育不能前进;没有创新,诗歌也不能发展;没有创新思维,很难培养出一代创新型人才。然而创新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离开了传统,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在李白诗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李白一生,勇于革故鼎新,开拓进取,正如刘友竹先生所说:“李白尊重历史,不割断历史,但决不迷信古人,盲从固有模式。他力挽颓波,扬弃糟粕,但决不否定一切,搞文化虚无主义。对古题乐府都能‘点化夺换’,超越前人,而且还创制了一批‘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李白的继承与创新,大而言之,应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内容上看,李白横扫六朝绮靡之风,坚持为时代而歌唱。他不仅继承了《诗经》里“风”、“雅”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而且也吸收了《离骚》及汉、魏、六朝诗歌的长处,一扫前人绮靡浮艳的流弊,开创了壮澜纵恣、言多讽兴的一代新风。从体裁上看,李白勇于创造新词体,如《忆秦娥》、《菩萨蛮》等。唐朝的格律诗经历了从发展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人们普遍运用律、绝形式作诗。李白不仅是绝句圣手,他的绝句和当时有“诗家天子”之称的王昌龄齐名,而且李白最擅长者莫过于“歌行体”。他的诗语言变化极为丰富,如三言、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十一言、十二言、十五言相杂的诗都有。这些诗,或抒情写意,或写景叙事,长短错落,缓急有致,如行云流水,生动地表现了李白豪迈不羁、飘逸自然的个性。李白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主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创作原则。在他的全部诗中,都能体现这一创作主张。在一切都呈现出飞速变化的伟大时代中,学习李白文化,培养青少年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的精神,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诗是形象思维的产儿,它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具备的潜移默化和独特感人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就是“诗教”。李白的诗,曾经影响了自唐以下的无数诗人。苏轼、辛弃疾、陆游、苏舜钦、张孝祥、张元干、陈龙川、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尽管有些人是以填词为主,但是他们的创作风格,谁能说没有从李白的诗歌中吸取营养呢?今天,我们传扬李白之诗歌精神,发挥其“爱国、励志、审美、创新”的“诗教”功能和形象感人的教化作用,窃以为它更符合当前对年青一代进行“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诗性思维”(李元洛语)、树立中华现代文明的一代新人的需求。台湾学者王绍番在《论诗的教化》一文中曾指出:“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代中华民族独行于寰球文人世界中的便是诗的教化。”他又说:“诗教是时代兴盛的标志,进德修身,成为中国诗教的重要传统。”随着教育过分强调知识化和技能化训练的今天,教育几乎偏离了人文精神的要求,诗歌的教化功能一度被轻视甚至被忽视。可喜的是,本世纪初期,一批有识之士曾先后“呼唤诗教回归”。2002年4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梁东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创诗词之乡”和“诗教先进单位”经验交流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以德治国,以诗育人”的宗旨,把“诗教”作为中华民族新世纪的“灵魂工程”,承传和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嵌在学生脑子里”,走进青少年的灵魂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是提高民族审美品格和生存智慧的根本举措,是滚滚前进的时代潮流所需要的。近十多年来,诗歌走进校园的活动和创建“诗词(楹联)之市”、“诗词(楹联)之县”、“诗词(楹联)之乡”的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仅就我省阆中市而言,就戴上了双桂冠:“全国优秀诗词之县”、“全国优秀楹联之县”。江油是伟大诗人李白故里,绵阳市诗词楹联学会对江油寄托了重大希望。江油的“诗教”如何展开?1999年笔者退休后,曾在四川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实验学校、江油高中、李白故里酒厂分别成立了“青莲诗社分社”,而且成效显著。通过“李白·诗教”的学习,学生对李白其人、其诗,对李白与江油都有较深刻的认识。比如师大二附的初中生,普遍能辨识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少数几名学生写的格律诗清新活泼,还绝不是那些老干体所能比的。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此一活动未能继续下去。怎样让“李白精神”走进故乡的校园、走进江油本市的干部和群从中,还任重道远,“同志仍须努力”!